专题:宗馥莉陷资产纠纷被起诉 三名原告自称是同父异母弟妹天天盈
来源:常识和洞见
现在回头看钟晱晱那封信里的那句话,真是下笔千钧。网暴中,他这样写的:“我对宗老企业家精神的尊敬,却从没有动摇过”。
新闻大家都可能看过了,宗馥莉的三位同父异母弟妹(其母为娃哈哈元老杜建英)提出诉求:一是索要据称由宗庆后生前承诺设立、价值21亿美元的信托基金权益;二是要求确认对宗馥莉名下娃哈哈集团29.4%股权的继承权。
这新闻有很多解读角度。有说宗庆后虚伪的,有说当年那些激动的群众被打脸的——钟晱晱的儿子不是美国籍,但宗庆后真有三个美国籍的子女。
但我想说的是钟晱晱,真能忍。
我曾批评过钟晱晱对互联网、对直播带货的批评。他是享受了市场经济红利,坐在市场经济列车的头等舱的人,不应该用计划经济观念去攻击市场经济,不应该自己反对自己。
但这只是一个经济学认知问题。
在传统道德的尺度上,钟晱晱值得我们的敬意。他守住了基本的底线,不虚伪、重情谊。这是一种老派的作法天天盈,讲究信义二字。这在今天似乎已经非常稀缺了。
宗庆后的私生子女,圈内早有传言,这几乎是杭州一个“公开的秘密”。此话或许夸张,但知情者绝非少数。作为圈内人,作为一个竞争对手,钟晱晱显然是知道的。
然而,当全网网暴如潮水般涌向他,当“儿子是美国籍”的谣言甚嚣尘上,当农夫山泉的瓶子被扔进垃圾桶。更重要得是,在娃趁机哈哈开足马力生产,收割这场“抵制红利”时,当他母亲忧心如焚,因此去世时,他没有找人爆料,抛出任何“秘闻”来减轻自身重负,宣泄心中愤怒。
“我对宗老企业家精神的尊敬,却从没有动摇过”,这句话,他算是做到了。
有媒体分析,因为网暴,农夫山泉的亏损很可能已经超过70亿元。做到他信中写的那句话,农夫山泉花了70个亿。
钟晱晱真的很能忍,但所谓能忍,是一个人对道德的羞耻感。对那些不能做、不该做的事的抗拒之心。
网暴时,很多人呼吁过,娃哈哈应该格局大一点,拉农夫山泉一把,比如,李国庆就喊话宗馥莉格局要大点,我也写过文章。
但娃哈哈说了什么?感谢大家信任,正在加班加点,请大家理性消费。只字不提农夫山泉,对深陷泥潭的农夫山泉没有半点援手之心。
宗馥莉,这位曾掌舵娃哈哈公关的大小姐,在此事上不可能毫无影响力。然而,她展现了令人惊叹的短视。她把饮用水这个行业的道德水平,提到了很高的一个位置,但自己背后却藏着一个不可公开的“公开的秘密”。
从一场错误的、恶意的网暴不援手,反获益,是为无德;但背负着家族不可见人的秘辛,却不为了秘密留一条后路,就是为不智了。
如今,一年过去,尘封的“秘密”轰然炸响。当时多高兴,如今就多尴尬。
至于网上流传的“嫡庶有别”论调,实属两边不沾。现代法理,子女权利平等,无分嫡庶;传统观念,虽重嫡出,但也讲究手足情深、血脉相连。更何况,若真要论传统,嫡女与庶子,恐怕庶子还高那么一筹。
民意如潮,却也结构复杂。那些短视频平台评论区的留言,虽然声势浩大,却未必是最重要的。
豪门恩怨,是非曲直难断。但对父亲身前事的担当,对血脉亲情的宽厚,终究是跨越古今、兼顾传统和现代的正向价值。简而言之,向钟晱晱学习,讲究信义二字。
这不仅仅是道德,更是一种智慧。
娃哈哈是一个快消品牌,离社会舆论、人心认同很近。娃哈哈的未来,会面对各种微妙而危险的博弈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,这青山之中,民众情感,没那么重要,但也没那么不重要。
责任编辑:何俊熹 天天盈
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